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利与科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续两年超过多年平均供水目标

[稿件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中国水利报 [发布时间]:2021-11-10


    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连续两年超过规划多年平均供水目标。按照规划,中线工程向沿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多年平均供水量约85.4亿立方米。2019—2020年调水年度,中线工程供水量达86.22亿立方米。刚刚结束的2020—2021调水年度,供水量达89.03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年平均供水目标是在工程设计规划中,充分考虑水源区来水情况、工程输水能力、受水区用水情况等,综合得出的预期目标值。

  在2019—2021年两个调水年度中,丹江口库区水源满足调水要求,中线工程经受了加大流量输水考验,受水区消纳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实现了连续两年超过多年平均供水目标。

  水源入库水量丰沛

  2019年以来,丹江口库区水源满足调水条件。特别是2021年8月中旬以来,汉江上游持续降雨,丹江口水库水位不断上涨。10月10日14时,丹江口水利枢纽首次蓄水达到170米,创造了该枢纽工程建成以来历史最高纪录,也是水库大坝自2013年加高后第一次蓄满290亿立方米库容,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提供了重要的供水保障。

  工程运行安全可靠

  安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命线”。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工作的首位,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措施,深入推进三年整治行动,开展重要建筑物、要害部位的安全风险管控,利用水下机器人开展全线建筑物及重要渠段水下检查,积极消除重大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开发多元生物预警技术,积极协调沿线地方政府及生态环境部门,协调处置保护区内污染源,2021年总干渠Ⅰ类水质达标率为80%,输水水质稳定向好。

  在丹江口水库高水位运行期间,中线建管局采取加密巡查频次,加强变形、渗流等指标监测,加大水质监测、安全保卫等工作,确保加大流量输水和高水位运行安全。

  目前,中线工程已连续安全运行2516天,实现了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工程调度运行平稳

  2020年4月29日至6月20日,中线工程利用丹江口水库腾库迎汛的有利时机,实施了首次加大流量输水工作。特别是2020年5月初,工程首次实施设计加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持续输水,工程质量和运行管理经受住了重大考验,整个加大流量输水过程历时53天,累计供水18.56亿立方米。

  2021年,随着丹江口水库水量增多,在水利部联合调度和统筹安排下,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下,中线建管局周密部署精确调水,4月30日将陶岔渠首入渠流量调整至350立方米每秒,9月3日、10月7日分别调增至380立方米每秒、400立方米每秒,验证了工程大流量输水条件下运行能力。

  全线调水精确精准

  中线建管局根据年度来水情况和用水需求合理确定调水规模,制定年度调度计划,细化水量分配方案,精细化实施月调度,加强从水源到用户的全过程精准调度;完善输水调度协调机制和生态补水工作机制,主动对接地方用水需求,做好月度水量调度方案制定及执行,过程中配合地方完成供水计划临时调整;与沿线各省市建立水量数据共享机制,每日提供沿线分水流量、分水量等信息,同时建立年度内水量计量定期协商机制,协商解决水量计量差异并完成水量修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线工程面临持续大流量、渠首高水位、特大暴雨洪水的多重考验。在今年“7·21”特大暴雨期间,中线建管局在渠道槽蓄有限、沿线退水困难、险情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科学组织应急调度,共下达调度指令4300余门次,科学联调全线各节制闸,实现了正常供水。

  地方消纳能力提升

  在北京,南水北调水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5%;在天津,南水北调水占天津城区日供水量的95%以上;在河北,80个市县区用上南水北调水;在河南,供水范围涵盖11个省辖市及7个县级市和25个县城,未在规划供水范围内的县市也纷纷提出用水需求。

  中线工程在2020—2021调水年度中,总干渠陶岔渠首至北京团城湖64座节制闸(含惠南庄泵站、永定河控制闸)全部投入运行控制,全线累计分水128处,开足马力向沿线供水。持续推进生态补水常态化,2021年7月8日,中线工程完成向滹沱河、大清河等河流夏季生态补水任务,生态补水近2亿立方米;2021年8月28日,中线工程向永定河生态补水,永定河正式启动全线通水跨流域多水源调度,永定河首次实现自1996年以来865公里河道全线通水。

  通水以来,中线工程已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补水总量累计达69亿立方米。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范围已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及130多个县,直接受益人口增加到2021年的7900万。

  监测数据分析显示,今年8月,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与上月相比回升1.49米,全市16个区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最大值为平谷区,回升5.88米,其他区回升值在0.03米至3.61米之间。这都离不开南水北调的补水。

  中线工程连续两年超过多年平均供水目标,已经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不竭“水动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1月9日

作者: 张小俊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