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利与科技

坚定不移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中国水利 [作者]:中国水利 [发布时间]:2022-05-27

  浩浩南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贯通南北的“水”脉,以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彪炳史册,筑就了人类治水史上的丰碑。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战略引领。一年来,水利系统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实现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水利工作良好开局。

  水资源格局决定发展格局。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量与人口、经济等布局极不匹配,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北方地区的发展。2013年和2014年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分别建成通水,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量超过530亿立方米。南来之水涌入北方大地,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的供水格局,优化了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让1.4亿人直接受益,同时让受水区河湖生态环境得到复苏,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助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利当下、惠长远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理念引领实践,实践验证理念。一年来,水利系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各项水利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一年来,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大规模生态补水,华北地区地下水得到有效回补,沿线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恢复,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水资源供给得到有力保障。一年来,水利系统加强洪水灾害防御,推动构建中线工程风险防御体系,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作为防汛主要目标之一,保障了工程安全和供水安全。一年来,水利系统分析研判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特征和演变趋势,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统筹推进各项前期工作,后续工程规划设计不断深化。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前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地下水超采、河湖萎缩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缓解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完善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必须继续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继续完善长江流域向北方战略性输水通道,发挥“四条生命线”作用,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实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此外,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局面,还需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积极作用,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出水利贡献。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人民福祉。各级水利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充分运用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全力以赴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建设,积极配合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分析致险要素、承险要素、防险要素,建立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要优化水量配置和调度,最大限度满足沿线受水区合理用水需求。要充分发挥河长制等制度优势,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要加快构建南水北调数字孪生工程,实现水资源监管、调配决策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南水北调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人民福祉,坚定不移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科学统筹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起强有力的国家水网,更好地造福民族、造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水利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5月14日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