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河流所 [作者]:刘玉娇 [发布时间]:2025-04-08
近日,长江科学院科研人员在水文学经典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题为“Global warming changes pattern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flux in Tibetan Yangtze River headwater”的学术论文,系统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长江源水沙通量变化情况。
长江源作为全球高原高寒地区的代表性区域,其水沙通量在气候变化下的响应规律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该论文基于直门达站66年水文泥沙数据和长江委长科院江源科考团队对源区水文、泥沙、河道形态等十多年的野外观测,量化了气候因子对长江源区径流和泥沙通量变化的贡献,分析了径流/泥沙通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对径流和泥沙通量变化的主导作用以及源区河流汛末淤积风险,为未来水资源规划和下游水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长江科学院江源综合科考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开展13年,建成了包含若干固定观测断面的长江源野外观测站,积累了一批第一手的宝贵数据,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长江源河湖水系、水沙通量、水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对长江源生态保护与重大工程建设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在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原创科学研究成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有关长江源保护的意见建议被政府部门决策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