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展林,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北武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87年7月华南工学院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工学硕士。曾任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
主要从事土力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专项、水利行业专项等项目。先后参加了三峡围堰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工程、深圳机场、长江堤防加固等大型工程的研究工作。在膨胀土、粗粒料与土石坝、土的本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名。2003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在土力学理论方面,提出了粗粒土九参数蠕变模型、湿化模型、K-K-G剪胀模型、维持隧洞盾构开挖面稳定的最小泥浆压力公式、格形钢板桩码头侧向变形计算公式、膨胀土边坡稳定理论等。
在土工试验方面,开发研制了CT三轴仪、新型平面应变仪、大型刚柔复合加载微摩擦真三轴仪、砾石土力学试验加速渗水方法暨制样器、深厚覆盖层力学试验旁压模量当量密度法、大旁胀量的旁压仪、海上深水自动接杆静力触探试验设备。
在数值分析方面,提出了软土砂井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等效地基排水固结法)、膨胀土边坡稳定计算方法、面板堆石坝的子模型分析方法和砼心墙与坝体接触算法。
在产品开发方面,针对(渠道)边坡工程研究发压差控制式高精度逆止阀及张拉自锁式伞型锚。
邮箱:chengzl@mail.crsri.cn
邬爱清,男,汉族,1963年02月月生,湖北安陆人,正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生导师。2006年6月,武汉大学水工结构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水工岩石力学理论及工程应用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1项,以及部级研究项目多项。承担了三峡、隔河岩、水布垭、构皮滩、彭水、乌东德、锦屏、白鹤滩、溪洛渡、QBT等30余个国家重点工程中的岩石力学试验、测试及稳定性研究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一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排名第一5项),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1项)。出版专著4部,主持编制国标及行业标准3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指导培养研究生20余名。
兼任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堤防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DDA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委委员等职。
邮箱:wuaq@mail.crsri.cn
丁秀丽,1965年10月生,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长江科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理论与方法及控制技术研究,并致力于解决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等;另外,还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面上项目、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等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承担并完成的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课题150余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三峡、水布垭、构皮滩、彭水、银盘、惠蓄、阳蓄、亭子口、官地、锦屏一级、马来西亚沐若、缅甸密松、巴基斯坦KAROT、乌东德等40余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枢纽区人工开挖高边坡、地下厂房和水工隧洞洞室群、重力坝坝基、升船机基础的数值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支护设计优化与加固处理方案论证等研究工作,以及三峡库区等多个大型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论证工作。主持完成了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江补汉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深埋隧洞围岩大变形灾害评估、预测及控制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及一等奖9项,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等,编制行业标准及团标5项。
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工程设计方法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常务理事、《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和《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编委等。
邮箱:dingxl651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