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图片2.png

水资源所 筹备负责人 陈进


       陈进,男,1959年8月出生,武汉市人,博士,教授级高工(二级),博士生导师。1982年和1985年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分别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长江科学院,2001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02年分别到瑞典和印度参加由瑞典SIDA组织的流域水资源管理高级培训项目,2006年至2007年到加拿大Regina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10年赴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参加“国际粮食和水安全知识共享高级培训”,曾任长江科学院副院长。

       2001年以前主要从事水工结构研究,先后负责过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水利部重点创新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过三峡、南水北调、隔河岩、瀑布沟等10多个国家级重点工程水工结构研究。2001年以后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先后负责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科学项目(973)和水利部“948”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和软科学研究项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环境影响等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20多项。先后获得国家设计金奖1项;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各1项,中国水力发电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1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出版专著10本,其中《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先后获得国家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和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局“走出去出版工程”资助,并被Nature-Springer出版集团录用,将在2019年出版英文版。科普书籍《神秘的三江源之旅》获得2016年国家科普出版奖。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4篇,EI论文9篇。1996年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科技青年”称号,2007年获得“长江水利委员会重大成就奖”,2012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人选,2013年入选湖北省专项津贴专家,2015年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

       兼任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江湖保护与水安全保障”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湖沼学会副理事长,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核心期刊《长江科学院院报》主编,核心期刊《水利学报》、《水生态学杂志》、《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水资源研究》编委,中国水科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

       邮箱:chenjin@mail.crsri.cn或者624257111@qq.com






 图片4.png

水资源所所长 黄薇 (2007.06-2012.06任职)


       1983年至2002年长江科学院材料结构研究所

       2002年至2013年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先后从事了三峡、溪洛渡、南水北调、隔河岩、构皮滩、普定、锦屏、彭水、水布垭、瀑布沟、江垭、观音岩、龙滩、东深输水、长江提防、浙江温州海堤等一系列大中小工程的规划、科研、现场试验、监理、咨询、论证和管理等工作。

       先后主持或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专题;科技部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科技部农业推广项目;国家“948”引进项目;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水利部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研究专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专题;国际合作项目;长江流域相关省的水利科技项目;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题研究;《长流规》修编专项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规划、等。

       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长江委科技进步奖多项。合作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浦大街23号长江科学院 电话:027-82927923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