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河库岸坡生态治理与消落带生态修复(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重点研究方向)

     “十三五”以来,山地灾害防治研究室针对西南山区洪旱灾害特点,开展丘陵山区水旱灾害形成过程与机理研究,流域洪水灾害精细化模拟与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水旱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新技术研究,水旱灾害发展趋势与应急抢险技术研究,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及防御策略研究,为西南地区山洪灾害防治与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连续多年承担了重庆市山洪灾害建设非工程措施技术支撑工作,围绕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薄弱环节,系统构建山洪孕灾环境基础数据图层,全面摸清各级防治区社会经济情况、历史洪灾情况,明确划分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及危险区,运用单位线、分布式水文模型、洪峰流量莫数、经验公式等多种方法科学分析沿河村落防洪现状、预警指标,形成了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业务一套专题图集和一个数据库等一系列原创性数据成果;基于多元参数融合的重庆市山洪灾害“五等级六分区”风险区划,形成了一套风险区划图集,客观反映了山洪灾害的区域差异,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测预警关口提前依据,为“一云+两端”、“三位四级”架构模式下的重庆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提供了理论支撑。上述相关技术成果作为“基于大数据的重庆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及应用”的重要内容,获2018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基于AHP-GIS的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研究》、《重庆市山洪灾害详查点空间分布合理性研究》、《重庆市山洪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Research on Chongqing Mountain Flood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AHP-GIS》、《基于流量-面积比值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对比研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要点与应急处置流程探讨》、《重庆市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与成效》等多篇学术论文,出版《重庆市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深度挖掘与拓展应用》专著1部。


图片1.png

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城东路2号5栋 电话:023-88192718 传真: